繁体版 简体版
三叶屋 > 军事 > 三国第一狠人 > 第886章 贾诩的教导

它乾城,军营中。

陆裕的营帐。

陆裕今年虚岁十岁,搁在穷苦家庭,这是能撑起家业的年纪,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搁在陆裕的身上,他也很是成熟,虽然才十岁,可是陆裕身材壮实,发育得很快,已经不输给十四五岁的孩子。

在同龄人中,陆裕是很高的,而且显得很成熟。

陆裕现在烤着火,正在读书。

在陆裕读书时,营帐门帘撩起,却是贾诩进入。

陆裕看到了贾诩,连忙搁下手中的书本,行礼道:“先生!”

现在的陆裕,以先生称呼贾诩。

以示对贾诩的尊敬。

贾诩拱手回礼,等陆裕坐下后,贾诩才坐下来,正色道:“太子在读什么书呢?”

陆裕说道:“读史书!”

贾诩眼中掠过赞许神色,神情却很柔和,不疾不徐的问道:“太子现在,读到了哪里呢?”

陆裕说道:“戾太子刘据。”

贾诩眉头微微上扬。

陆裕是否读到了这里,他暂时看不到,可是,陆裕在他询问的时候,直接回答说读到了戾太子刘据,这本身就有些耐人寻味。

贾诩神色不变,问道:“太子了解完刘据的一生,有什么感触呢?”

陆裕却没有回答,他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,问道:“先生,刘据为人敦厚儒雅,所作所为也是为国为民。为什么,最终却演变到父子相残的地步呢?”

“恳请先生解惑!”

陆裕一副苛求模样。

贾诩心中一动,他不觉得陆裕询问这些不妥,他反而很惊喜。

太子的年纪不大,却能读史书举一反三,通过这些史书明鉴自身的处境,这是一个明君的潜质。

这才是大明未来的君主。

如果陆裕憨憨的,没有半点的心计、城府,没有半点的眼光,贾诩就会考虑自己的退路了。

贾诩沉声道:“太子读书时,可曾注意到一句话,那就是汉武帝早年的时候,曾说‘太子敦重好静,必能安天下,使朕忧。”

陆裕点了点头道:“的确说过这件事。”

贾诩说道:“从始至终,刘据和汉武帝都是两种思路,武帝是彻头彻尾的法家治国,儒皮法骨。刘据一直以来,崇尚的是儒家,还掺杂了黄老的修生养息之道。”

“换言之,刘据在治国的思路上,和汉武帝是完全不同的。”

“这也就是子不类父。”

贾诩看着陆裕,问道:“太子明白子不类父吗?”

陆裕沉默了许久,仔细思考着。

贾诩也不催促。

为什么皇帝让他成为太子太傅,就是为了让陆裕不走偏。

这也是他要引导太子的原因。

许久后,陆裕开口道:“先生提及的子不类父,并不是父子二人的性格,或许是,可是,这只能是一小部分,最重要的一点,是两种治国的思路,是执政的理念,对吗?”

贾诩听得眼前一亮,他心中很惊讶,没想到陆裕竟然看得如此的透彻。

子不类父,不是性格,不是相貌。

关键是执政思路。

对君王来说,对皇帝来说,这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。

贾诩心中畅快,捋着胡须笑道:“太子英明,子不类父的确是执政理念,的确是治国的思路。”

陆裕坐直了身体,开口道:“先生,我的问题就来了,在当时的大环境下,武帝开疆拓土,打下了大大的疆土,横扫漠北,征讨大宛,大汉朝疆域前所未有的辽阔。”

“这一点,是无可否认的。”

“可是,当时的大汉朝,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,打仗所消耗无比巨大。持续的作战下,大汉朝内部已经凋敝不堪,已经是无法承受了。”

“很显然一点,武帝秉持的策略是错误的。”

陆裕继续说道:“反观戾太子坚持的观点,他希望休养生息,希望减少征伐,让百姓安居乐业,明显是正确的,这又怎么评断呢?”

陆裕眼中露出了渴求神色。

这是他读史书的疑惑。

曾经,他拿了这样的问题去询问老师郑玄,老师说他对政务参与少,不能给陆裕最正确的答案,也不能过让陆裕知道其他的观念,让陆裕自己去想。

如今,陆裕再一次询问。

在陆裕询问的时候,在营帐外面,却站着了一个人。

赫然是陆玄。

他今天闲来无事,想着陆裕在,就打算带着陆裕出去走一走看一看。到了陆裕的营帐外,陆玄制止了要通报的士兵,准备直接进去。

没想到,却听到了陆裕和贾诩的对话。

陆玄眼中有好奇。

贾诩会怎么说?

陆裕又有什么自己的观点?

汉武帝和刘据之间的问题,是多重原因叠加的,很是复杂,不过他也想要听一听。

贾诩微笑道:“太子,不可否认,戾太子刘据的做法是正确的,然而,难道就他是聪明人,汉武帝就是傻子,看不到征伐天下的后果吗?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